黄金比例电影解说二:美学视角下的叙事结构267



黄金比例,也被称为神圣比例,是一个在自然界和艺术中广泛存在的数学关系。它是一种美学的标准,将一个整体划分为两个部分,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大部分与整个部分的比值。这个比例被认为具有和谐和平衡的美感,在电影中也被用于创造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

黄金比例在电影中的应用

在电影中,黄金比例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包括叙事结构、镜头长度、场景时长和人物比例。黄金分割点通常出现在影片的某个关键时刻,标志着故事中的一个转折点或高潮。例如,在《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中,黄金分割点出现在影片中间,卢克天行者和达斯维达的决斗场景。

叙事结构中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在叙事结构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影片划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自己的冲突和分辨率。黄金分割点通常位于影片中三分之二处,标志着故事的高潮或危机时刻。在此之后,影片通常会发生一个转折点,故事走向一个新的方向。

例如,在《泰坦尼克号》中,黄金分割点出现在影片中期,当杰克和露丝在船上坠入爱河时。此后,影片的重点从浪漫转向灾难,因为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这个转折点标志着故事的危机时刻,并为悲剧性的结局铺平了道路。

镜头长度和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也可以应用于镜头长度。一个镜头的黄金分割点通常将其长度划分为一个较短的镜头和一个较长的镜头,较短的镜头与较长的镜头的比值等于较长的镜头与整个镜头长度的比值。这种比例可以创造视觉平衡,并使镜头具有更和谐的感觉。

例如,在《教父》中,有一个著名的镜头,标志着迈克尔柯里昂接管家族。这个镜头持续了大约 5 分钟,黄金分割点出现在大约 3 分 20 秒处。在此之后的镜头较长,显示迈克尔残酷无情地处决了叛徒。这个转变标志着迈克尔从一个犹豫不决的儿子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教父。

场景时长和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还可以用于确定场景的持续时间。一个场景的黄金分割点通常将其长度划分为两个较短的场景和一个较长的场景,较短的场景与较长的场景的比值等于较长的场景与整个场景长度的比值。这种比例可以创造叙事节奏,并让观众参与其中。

例如,在《公民凯恩》中,开场场景持续了大约 16 分钟。黄金分割点大约出现在 10 分钟 40 秒处,标志着故事从凯恩的死亡转到调查记者的调查。这个转变将影片的重点从凯恩的生活转向他留下的谜团,并让观众渴望了解他的过去。

人物比例和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还可以应用于人物的比例。一个人物的黄金分割点通常将其身高划分为两个部分,较短的部分与较高部分的比值等于较高部分与整个身高的比值。这种比例可以创造视觉美感,并让观众更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

例如,在《黑客帝国》中,尼奥被描绘为一个黄金比例的英雄。他的身材比例完美,给人一种力量和敏捷的感觉。这个比例让观众更容易将自己与尼奥联系起来,并为他的旅程加油。

黄金比例是一种美学标准,在电影中已被用来创造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它可以通过应用于叙事结构、镜头长度、场景时长和人物比例来创造和谐平衡和观众参与感。对于电影制作者来说,理解黄金比例及其在电影中的应用对于创造具有视觉吸引力且叙事引人入胜的电影至关重要。

2025-01-17


上一篇:跨性别电影解读:银幕上的跨性别叙事

下一篇:未生电影解说02:论职场中“面子”的重要性